摊销和折旧的区别?摊销怎么理解通俗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摊销和折旧的区别和摊销怎么理解通俗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摊销和折旧的区别以及摊销怎么理解通俗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摊销和折旧的区别?摊销怎么理解通俗

摊销(Amortization)指对除固定资产之外,其他可以长期使用的经营性资产按照其使用年限每年分摊购置成本的会计处理办法,与固定资产折旧类似。摊销费用计入管理费用中减少当期利润,但对经营性现金流没有影响。

常见的摊销资产如大型软件、土地使用权等无形资产和开办费,它们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为公司业务和收入做出贡献,所以其购置成本也要分摊到各年才合理。

大多数公司固定资产要远远大于无形资产,因此摊销和折旧一般会放在一起披露而不加区分。

扩展资料

根据《税法细则》第四十九条规定,企业筹办费应自开始生产经营月份的次月起分期摊销,摊销期不少于5年。土地使用权应作为无形资产单独计算摊销。无形资产的摊销期,凡合同有年限规定的,按合同规定的年限摊销,无合同规定的,按不少于10年的期限摊销。

新旧会计准则主要区别集中于摊销期限和摊销方法。旧会计准则认定摊销期限为合同规定收益年限和法律规定的有限年限孰短为准,两者都没有限制的以十年为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摊销

对于本年折旧的摊销额,可以根据科目明细账进行计算。折旧在账务处理时,使用“累计折旧”科目进行核算,因此通过累计折旧明细账,我们可以计算折旧的摊销情况。

“累计折旧”科目余额表示截止目前已经摊销的折旧额,注意,这个余额并不仅仅是体现本年的折旧情况,它体现的是从开始计提折旧之日起,截止目前的折旧额,因此要计算本年折旧额,同时需要考虑累计折旧的年初余额。用累计折旧的期末余额减去年初余额,就可得到累计折旧的本年摊销额。

另外,还有一种计算方法可以使用,尤其累计折旧使用的是平均年限法,用这种方法计算也是非常简单的。我们先计算出折旧的月摊销额,那么本年折旧摊销额为:本年折旧摊销额=月折旧摊销额*本年的月份数

以上两种方法都是从会计口径计算折旧的本年摊销额,且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应该是一致的。如果企业需要计算税法口径的本年折旧摊销额,如企业申报相关的纳税报表等,那么企业要根据税法的相关规定,将会计数据调整为税法口径的数据进行申报,注意,企业只需调整申报表,无需调整账务。

税法口径的年度折旧摊销额就是指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进行税前扣除的折旧额。对于折旧额的税前扣除,会计与税法口径存在差异,因此纳税申报时,需要进行纳税调整。

会计与税法口径的折旧摊销额的主要差异来自折旧年限与残值率。比如税法规定的某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不低于5年,而企业实际使用的折旧年限为3年,那么企业在纳税申报时,需要将账面数据按5年折旧年限进行调整。

总的来说,如果会计口径的折旧摊销额大于税法口径的折旧摊销额,那么企业就需要进行纳税调整。如果企业的记账口径与税法口径保持一致,那么会计数据与税法口径的数据就是一致的,无需纳税调整。具体的税法口径的折旧摊销要求,企业可以参考官网公布的相关规定。

关于摊销和折旧的区别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声明:信息资讯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东方体育日报所有。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gdxhedu.com/news/74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