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 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什么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以及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什么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 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什么

本文目录

  1. 党的八大理论基础是什么
  2. 什么是阶级

一、党的八大理论基础是什么

八大正确路线提出的基础是——对国内主要矛盾的分析。

因为八大是在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的情况下召开的,提出了主要任务,明确了经济建设方针,强调了党的原则和制度等,从而为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所以,主要是认识到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就是八大确定正确路线的“基础”。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中国共产党创建于1921年7月23日,历经多年国共内战,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大陆和绝大多数沿海岛屿取得全面胜利,率领中国人民解放军打败中华民国国军,迫使中华民国政府退守台澎金马,并在1949年于北京建立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至今为代表工人阶级领导工农联盟和统一战线,在中国大陆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执政党。

1920年8月,陈独秀在上海发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早期组织。1920年9月1日,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的《对于时局之我见》一文中,曾称“吾党”为“社会党”,后来才改称为“共产党”。

最早提出“中国共产党”这一名称的是蔡和森。1920年8月13日和9月16日,正在留法勤工俭学的他,在给毛泽东写的两封信中,详细地研讨了共产党问题,提出:“先要组织党——共产党,因为它是革命运动的发动者、宣传者、先锋队、作战部。”他在对西欧各国共产党特别是俄国共产党考察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建党步骤,其中包括“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

在此前后,陈独秀在上海,李大钊、张申府在北京也通过信函讨论了党的名称问题,决定采用“共产党”作为中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名称。

二、什么是阶级

阶级就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由于所处的地位不同和对生产资料关系的不同而分成的集团。在中国和在西方,古代社会中的“阶级”,就是指社会上存在的身份等级。在中国的古典文献中,“阶级”既指官位俸禄的等级,也指社会伦理制度“礼”规定的等级秩序。

1、可能性。生产力发展导致生活必需品有了剩余,从而使人剥削人成为可能;

2、必然性。生产力发展导致金属工具使用,从而使私有制产生,由此产生了贫富分化,出现了社会分工,人剥削人成为客观需要;

3、生产力整体水平仍十分低下。生产资料的占有者强制战俘劳动,阶级便由此产生。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声明:信息资讯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东方体育日报所有。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gdxhedu.com/news/97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