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达到无菌水平而使用的消毒剂可选用 为达到无菌水平而使用的消毒剂可选用什么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为达到无菌水平而使用的消毒剂可选用,为达到无菌水平而使用的消毒剂可选用什么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为达到无菌水平而使用的消毒剂可选用 为达到无菌水平而使用的消毒剂可选用什么

本文目录

  1. 化学菌法日常使用举例
  2. 无菌实验室里面填充杀菌气体吗
  3. 制药厂常用的消毒剂比较
  4. 无菌刷手操作要点
  5. 医疗器械生物材料浸泡过容器用什么消毒
  6. 使用化学消毒剂必须掌握的知识包括
  7. 次氯酸消毒液适用范围

一、化学菌法日常使用举例

利用化学药物渗透细菌的体内,使菌体蛋白凝固变性,干忧细菌酶的活性,抑制细菌代谢和生长或损害细胞膜的结构,改变其渗透性,破坏其生理功能等,从而起到消毒灭菌作用。所用的药物称化学消毒剂。有的药物杀灭微生物的能力较强,可以达到灭菌,又称为灭菌剂。

凡不适于物理消毒灭菌而耐潮湿的物品,如锐利的金属、刀、剪、缝针和光学仪器(胃镜、膀胱镜等)及皮肤、粘膜,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病室空气等均可采用此法。

(1)根据物品的性能及病原体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2)严格掌握消毒剂的有效浓度、消毒时间和使用方法。

(3)需消毒的物品应洗净擦干,浸泡时打开轴节,将物品浸没于溶液里。

(4)消毒剂应定期更换,挥发剂应加盖并定期测定比重,及时调整浓度。

(5)浸泡过的物品,使用前需用无菌等渗盐水冲洗,以免消毒剂刺激人体组织。

(1)浸泡法选用杀菌谱广、腐蚀性弱、水溶性消毒剂,将物品浸没于消毒剂内,在标准的浓度和时间内,达到消毒灭菌目的。

(2)擦拭法选用易溶于水、穿透性强的消毒剂,擦拭物品表面,在标准的浓度和时间里达到消毒灭菌目的。

(3)薰蒸法加热或加入氧化剂,使消毒剂呈气体,在标准的浓度和时间里达到消毒灭菌目的。

适用于室内物品及空气消毒或精密贵重仪器和不能蒸、煮、浸泡的物品(血压计、听诊器以及传染病人用过的票证等),均可用此法消毒。

①纯乳酸常用于手术室和病室空气消毒。每100m2空间用乳酸12ml加等量水,放入治疗碗内,密闭门窗,加热熏蒸,待蒸发完毕,移去热源,继续封闭2小时,随后开窗通风换气。

②食醋5-10ml/m3加热水1——2m3,闭门加热熏蒸到食醋蒸发完为止。因食醋含5%醋酸可改变细菌酸碱环境而有抑菌作用,对流感、流脑病室的空气可进行消毒。

此外,尚可应用甲醛或过氧乙酸等进行熏蒸灭菌(详见表5-2)。

(4)喷雾法借助普通喷雾器或气溶胶喷雾器,使消毒剂产生微粒气雾弥散在空间,进行空气和物品表面的消毒。如用1%漂白粉澄清液或0.2%过氧乙酸溶液作空气喷雾。对细菌芽胞污染的表面,每立方米喷雾2%过氧乙酸溶液8ml经30分钟(在18℃以上的室温下),可达99.9%杀灭率。

(5)环氧乙烷气体密闭消毒法将环氧乙烷气体置于密闭容器内,在标准的浓度、湿度和时间内达到消毒灭菌目的。

环氧乙烷是广谱气体杀菌剂,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及芽胞,以及真菌和病毒等。穿透力强,对大多数物品无损害,消毒后可迅速挥发,特别适用于不耐高热和温热的物品,如精密器械、电子仪器、光学仪器、心肺机、起博器、书籍文件等,均无损害和腐蚀等副作用。本品沸点为10.8℃,只能灌装于耐压金属罐或特制安瓿中。

操作方法:灭菌可用柜室法或丁基橡胶袋法。

①柜室法可在环氧乙烷灭菌柜内进行。将物品放入柜室内,关闭柜门,预温加热至40——60℃,抽真空至21kPa左右,通入环氧乙烷,用量1kg/m3,在最适相对温度(60——80%)情况下作用6-12小时。灭菌完毕后排气打开柜门,取出物品。

②丁基橡胶袋法在特制的袋内进行。将物品放入袋内,挤出空气,扎紧袋口。环氧乙烷给药可事先放安瓿于袋内,扎紧袋口后打碎,使其气体扩散;亦可将钢瓶放在40——50℃温水中气化后与袋底部胶管相通,使气体迅速进入,用药量为2.5g/L。将橡胶袋底部通气口关闭,放入20——30℃室温中放置8-24小时。

①环氧乙烷应存放在阴凉、通风、无火源、无电开关处。用时轻取轻放,勿猛烈碰撞。②消毒时,应注意环境的相对湿度和温度。钢瓶需加温时,热水不可超过70℃。③消毒容器不能漏气(检测有无漏气,可用浸有硫代硫酸钠指示剂的滤纸片贴于可疑部位。如有漏气,滤纸片由白色变粉红色)。袋内物品放置不宜过紧。④环氧乙烷有一定吸附作用,消毒后的物品,应放置在通风环境,待气体散发后再使用。⑤本品液体对皮肤、眼及粘膜刺激性强,如有接触,立即用水冲洗。⑥在环氧乙烷消毒的操作过程中,如有头昏头痛等中毒症状时,应立即离开现场,至通风良好处休息。

(1)高水平消毒剂杀菌谱广、消毒方法多样,如环氧乙烷、过氧乙酸、甲醛、戊二醛、含氯消毒剂(漂白粉、三合一、次氯酸钠、优氯净等)。高水平消毒剂性质不稳定,需现用现配。

(2)中等水平消毒剂其特点是溶解度好、性质稳定、能长期贮存,但不能作灭菌剂。如碘伏、碘酒、乙醇、煤酚皂、高锰酸钾等。

(3)低水平消毒剂性质稳定、能长期贮存,无异味,无刺激性,但杀菌谱窄,对芽胞只有抑制作用。如季胺盐类(新洁尔灭、杜米芬、消毒净)、洗必太等。

消毒剂原液和加工剂型一般浓度较高,在实际应用中,必须根据消毒的对象和目的加稀释,配制成适宜浓度使用,才能收到良好的消毒灭菌效果。

稀释配制计算公式:C1.V1=C2.V2

二、无菌实验室里面填充杀菌气体吗

在无菌实验室中,通常不会填充杀菌气体。相反,无菌实验室通常使用消毒剂来清洁工作区域、实验器具和容器。消毒剂可以杀灭潜在的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以确保实验环境的无菌状态。

三、制药厂常用的消毒剂比较

1、酒精(75%)中等水平消毒剂,由于配置和安全要求,大范围使用受限。

2、含氯消毒剂,高水平消毒剂,配置有要求。

3、过氧化氢消毒剂,高水平消毒剂,有成品购买。

4、季铵盐类中等或低水平消毒剂,无菌区域不建议使用。

四、无菌刷手操作要点

1、(1)仪容整理:穿洗手衣,更换专用鞋,以免将外部灰尘带入手术室内。

2、(2)尽可能更换内衣、外衣,不换者应避免将衣领、衣袖外露。洗手衣下襟应掖进裤内,防止因衣着宽大影响消毒隔离,将袖口挽至上臂上1/3以上。

3、(3)戴专用帽子和口罩。头发不可外露,口罩必须遮住口鼻。

4、(4)剪短指甲,使指甲平整光滑,指甲不可超过指尖1mm,不可涂指甲油。

5、(1)用消毒液、流动水将双手、前臂至肘上10cm清洗一遍。

6、(2)取无菌刷子,浇上消毒液,刷子不可与消毒液出液口接触。自指尖至上臂下1/3进行刷洗。用刷子的刷毛面彻底刷洗手指、指间、手掌、手背和腕部,双手交替用时共2分钟;用刷子海绵面无遗漏刷洗前臂、肘部至上臂下1/3,用时共1分钟。一般顺序是左手——右手——右前臂1/2——左前臂1/2——左前臂后1/2——右前臂后1/2——右肘部及右上臂下1/3——左肘部及左上臂下1/3。

7、(3)特别注意甲缘下、甲沟、指间、肘后部、皮肤皱褶等处,勿损伤皮肤。刷洗时手始终要高于手臂,且保持在胸腰段范围内。消毒液要足够,涂抹要均匀,不得漏刷,动作稍快,并适当用力,才能达到化学消毒剂及机械刷洗的作用。

8、(4)流动水自指尖、手、前臂及肘部冲洗。手及前臂应高于肘关节,向一个方向移动冲洗,以免手臂部的水反流到手掌,造成污染。

9、(5)流动水冲洗刷子后,再用刷子按上述步骤刷洗,自指尖至上臂下1/3进行刷洗,共用时2分钟,将刷子丢弃在刷手池中。

10、(6)取无菌纱布(或小毛巾)擦干手及前臂。用无菌毛巾一块擦干双手后对折成三角形,放置于腕部并使三角形的底边朝近端,另一手抓住下垂两角拉紧、旋转、逐渐向近端移动至肘上10cm,注意不能超过刷手边界,不能碰到洗手衣。再将小毛巾翻折,用同样的方法擦干另一手臂。

11、(7)再取吸足消毒液的纱布球涂擦手和前臂,待自然干燥即可形成灭菌屏障。(或用浸泡法,目前甚少采用,即双手伸入盛有70%酒精的泡手桶中浸泡5分钟。浸泡时要淹没肘上10cm,手指分开,用泡手桶内的纱布(或小毛巾)揉擦双手及前臂,使药液充分发挥作用。浸泡毕,举起双手臂,使手上酒精沿肘流入泡手桶中(注意伸入和离开桶时,手或手指不要碰到桶边),浸泡后的手臂应待其自干,或用酒精桶内的纱布(或小毛巾)轻轻蘸干。)

12、(8)手及前臂呈上举姿势,保持在胸腰段水平进入手术间。

13、第一步洗手掌: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

14、第二步洗背侧指缝: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双手交换进行

15、第三步洗掌侧指缝: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

16、第四步洗拇指: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双手交换进行

17、第五步洗指背:弯曲各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双手交换进行

18、第六步洗指尖:弯曲各手指关节,把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双手交换进行

19、手术前洗手再加上第七步洗手腕、手臂:搓洗手腕、手臂,达肘上6cm,双手交换进行。最后用流水冲净手上的洗手液,用干燥的无菌擦手巾擦干双手。合计;不超过5分钟。

五、医疗器械生物材料浸泡过容器用什么消毒

医疗器械生物材料浸泡过容器通常使用消毒剂进行消毒。常见的消毒剂包括过氧化氢、酒精、氯己定、氯化钠溶液等。这些消毒剂能有效杀灭细菌、病毒和真菌,确保容器的无菌状态。在选择消毒剂时,需要考虑其对生物材料的耐受性和消毒效果。消毒过程应按照相关规范和操作指南进行,确保消毒的彻底性和安全性。

六、使用化学消毒剂必须掌握的知识包括

1、(1)根据物品的性能及病原微生物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2、(2)严格掌握所用消毒剂的有效浓度、消毒时间及使用方法。

3、(4)待消毒的物品必须先洗刷干净,去除油脂及血、脓等有机物。浸泡时物品的轴节要打开,管腔内要充满药液,使物品完全浸没在消毒液内,充分与药液接触。

4、(5)浸泡中途如另加入物品,应重新计时。浸泡过的物品,使用前须用生理盐水冲洗,以免药液刺激人体组织。

5、(6)消毒液应贮放于无菌容器中,挥发性的消毒液容器要加盖,并定期测量其比重。

七、次氯酸消毒液适用范围

1.织物消毒;将白色衣物清洗干净后,浸泡到次氯酸消毒液中,作用1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2.卫生手消毒;取本品约3ml于掌心,双手揉擦1分钟。

3.外科手消毒:用皂液将双手洗净擦干后,取适量本品,均匀涂抹于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的皮肤,作用3分钟,即可带无菌手套。

4.空气消毒:消除污染源,关闭门窗,将原液按5ml的用量,手持喷头朝向空中,从里到外、自上而下、由左到右均匀喷雾,作用时间30分钟,作用后打开门窗通风,驱除空气中残留的消毒剂颗粒。

5.配合全自动气溶胶囊雾化器空气消毒;消毒污染源,室内有人的情况下将门窗适量开启,用专用全自动气溶胶囊雾化器雾化本品,雾化速率应小于2.5L/60min,连续对室内空气消毒不应超60分钟为宜。

6.硬质物体表面消毒;清洁后在距离10cm-20cm处直接喷洒即可,作用30分钟

关于为达到无菌水平而使用的消毒剂可选用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声明:信息资讯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东方体育日报所有。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gdxhedu.com/news/97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