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离北京多远的距离(天津到北京坐高铁多久)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天津离北京多远的距离和天津到北京坐高铁多久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天津离北京多远的距离以及天津到北京坐高铁多久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天津离北京多远的距离(天津到北京坐高铁多久)

约108千米。

唐山位于河北省东部,东隔滦河与秦皇岛市相望,西与天津市毗邻,南临渤海,北依燕山隔长城与承德市相望。东西长约130千米,南北宽约150千米,总面积为13472平方千米。东至秦皇岛125千米,南距渤海40千米,西南至天津108千米,至省会石家庄366千米,西北至北京154千米。

天津地处华北平原北部,东临渤海、北依燕山,位于东经116°43'至118°04',北纬38°34'至40°15'之间。市中心位于东经117°10',北纬39°10'。天津位于海河下游,地跨海河两岸,北南长189千米,西东宽117千米。

唐山到天津距离和时间:

唐山到天津的距离为131.9公里,自驾出行,路上开车的时间为2小时14分,油约85,高速过桥过路约55,总计路开销140。

沿途堵车路况查询:

唐津高速路况-长深高速路况- 滨保高速路况 -津宁高速路况。

国道省道普通公路走法:

你也可以选择不走高速的线路,途径山深线、京环线、津渝线、七里海大道,不走高速走国道省道的时间为2小时46分,距离为129.7公里,油85。

我学校在农科院(北理对面),早上七点40出发,在高德地图上输入南开大学西门作为自己的终点站,然后点击骑行道路,选择经过G103国道的道路。我是先一路沿着地铁一号线向东,到达通州区之后,拐入G103,就可以安心顺着G103国道前行。在这里强烈建议高德地图的导航功能,我全程开着导航,她会在每个红绿灯每个分叉口告诉你怎么走,十分好用。在这里需要提示的是字啊经过立交桥的时候不需要按照导航,跟着当地的非机动车走,能省很多路。我大概12点左右到达了河北届,在那里喝了一碗羊肉汤就继续上路了,下午的骑行有点累,基本上每10km休息十分钟,骑行十公里需要30分钟,核算下来就是40分钟骑行10km。距离目的地还有20km的时候,就不需要休息了,感觉希望就像在前方,全身都是劲,所以终于在下午六点左右到了南开。南开的朋友请我吃了饭在南开闹市吃的小笼包,我就回宾馆休息了,准备第二天的天津一日游。

天津一日游搜索了功略,早上九点起床,先去的五大道,然后吃午饭,在去的意大利风情街,然后又去了古文化城,接着逛了天津医科大、南开大学和天津大学,最后回南开找学长吃了晚饭。最后学长和我一块骑着单车看天津夜景,先逛了津湾广场,世纪钟广场,再沿着海河一路骑行到天津之眼,九点左右结束回到宾馆睡觉,准备第二天的返程之旅。

第三天启程回北京。一直在犹豫是原路返回还是找新道路。最后决定看不一样的风景,就选择了国道104回去,想体验一下103和104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这里需要插一句的是因为很久不见的朋友刚来北京工作,在亦庄那里,想着见一面也顺便缩短了30km行程,就把终点定在了亦庄。使用高德地图选择骑行,在选择经过国道104的路线就可以了。在回程的途中我是15km休息一次,最开始的路线还是要经过京津路(国道103)出来京津路进入前进路,那一段路骑得非常舒服所以我记那个路名特别清楚。接下来我要说的是国道104一路上的惊喜。国道104又叫京福路,在进入国道104之前会经过佛罗伦萨小镇,我进去逛了一圈,里面都是意大利风格的购物街。就是因为在小镇玩的时间久,所以我两点左右才到的廊坊市区,在廊坊市区吃完饭之后,就上路了。经过廊坊后的那一段国道104是我骑过的最美丽的公路啦,两边杨柳依依,就像进入一个绿色的山洞一番,感觉自己浑身都充满了力量。这样一段漂亮的公路不高速骑行的话难以表达出自己那种喜悦的心情。过了这一段国道后跟着导航左拐右拐地终于在六点到了朋友那里,吃了王婆大虾就休息了,准备第四天的返程之旅。

第四天八点出发,九点多到了天安门,国庆第二天看了眼天安门就回去休息了。在这里写一些小记纪念一下:1.国道103的道路情况要比104好一些,所以建议去的时候走103;并且104路途的风景好,回程的时候不那么着急了,可以边骑边看所以建议回去的时候走104。2.在骑行过程中你会遇到一些骑友。我当时骑行的时候,对面也有一位孤单的骑友,我向他招了手很快就得到了回应,让我很满足很开心。接下来的道路上我就主动打招呼,有时候招手有时候大喊,反正骑行路上不再孤单了。另祝祖国生日快乐,祝大家中秋快乐!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声明:信息资讯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东方体育日报所有。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gdxhedu.com/news/74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