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一种新颖的护理服务——“网约护士”开始受到广泛关注。在生活节奏飞快的当下,那些行动不便的人们无需奔波医院,就能在家中享受到护理服务。这原本是一项便民利民的好举措,但在实际推广过程中却遇到了不少难题。这些问题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

网约护士的操作流程

北京世纪坛医院实施了一项“网约护士”服务,流程明确。范奶奶便是通过护士的介绍了解到这项服务的。护士小赵携带所需用品上门,首先核实身份,了解病情,随后进行操作,整个过程大约半小时。患者通过“世纪坛医院护理服务中心”专区下单,平台通知医院,护士们则通过接单群进行响应。这一流程显示出操作的规范性。

北京世纪坛医院护士上门服务,解决老年患者换尿管难题  第1张

实际操作时可能会有变化。在家护理时护士是唯一人员,没有医院全面系统的支持,一旦遇到紧急情况,护士可能得自己处理,这中间确实存在一些风险。

网约护士的普及障碍

北京世纪坛医院护士上门服务,解决老年患者换尿管难题  第2张

网约护士的推广效果不佳。了解并使用这项服务的人寥寥无几,参与护士的数量同样有限。以世纪坛医院为例,600多位护士中,仅有300人报名,实际参与的人数超过150人,上门服务次数总计不超过6000次。长沙一家知名三甲医院呼吸科18名护士中,仅有2人接受过订单,之后便无人再接单。

患者们发现这项服务的费用较高,许多人因此犹豫不决。在世纪坛医院宣传期间,不少老人起初充满好奇,但一听到价格便失去了兴趣。由此可见,高昂的费用是推广过程中的一大障碍。

对患者的意义

北京世纪坛医院护士上门服务,解决老年患者换尿管难题  第3张

众多行动受限的病人眼中,“网约护士”就像是一根救命的稻草。对于独居的老年患者,定期上门的护士就像是一剂安慰。范奶奶已经使用了“网约护士”两年,她在照顾家人的同时,也得到了必要的护理。对于那些在医院治疗过程中遇到较大困难的患者,这无疑能显著提升他们的就医感受。

它固然有不足之处。尽管护士在医院接受过培训,需提前沟通、评估病情、核对身份等,但家中情况复杂,护理过程中仍可能遇到各种突发情况,这些情况难以完全避免,可能会对护理效果产生不良影响。

护士的顾虑

护士们参与“网约护士”面临不少挑战。她们的本职工作本身就非常繁重,比如湖南的张玲玲所在的科室,接单的人就不多。有的护士从北京的三甲医院离职后,通过这种方式每月能赚4000到7000元,但在职护士要同时休息和接单却很不容易。

北京世纪坛医院护士上门服务,解决老年患者换尿管难题  第4张

护士的工作地点由医院转移到了家中,面临着更多的不稳定因素。她们的人身安全必须被重视,然而,无论是医院还是相关平台,似乎都无法提供全面的保护。

医院面临的难题

公立医院遭遇了一些特有的挑战。提供“网约护士”服务通常需要占用护士的休息时间。若医院打算推行此项目,必须调整护士的工作安排,同时还要组织定期的培训,详细说明诸多注意事项,这些举措无疑给医院带来了额外的压力。

医院参与此项目需关注收益状况。若项目无收益却需医院承担风险,这可能会削弱医院推广服务的热情。

监管缺失问题

现在一些城市的“互联网+护理服务”尚无明确的监管体系。比如,“医护到家”这样的头部平台在运营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规范的状况。虽然护士们大部分的服务费是自己的,医院不从中提成,但在实际操作中,比如规定必须患者签字后才能抽血,但现实中有时即便没有签字,抽血行为也发生了,这种情况下监管变得困难。

面对这样的问题,大家认为怎样可以解决“网约护士”现在遇到的问题?期待大家在评论区积极发表看法,同时,也欢迎点赞和转发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