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上海17号线西延伸的西岑站将启用,这个消息给青浦区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同时,也让周边居民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期待。
西岑站基本情况
西岑站坐落在上海青浦区,是17号线西延段的关键站点。这里汇聚了该工程的一站一区间建设成果。该站采用岛式三层高架设计,结构别具一格。此外,它还将与市域铁示范区线实现换乘,这一设计彰显了上海在交通网络建设上的协同理念,充分考虑了不同线路的换乘便捷性。西岑站被定位为“大交路”的终点站,这将对其所属17号线的整体运营布局产生重要影响。
周边居民,尤其是西岑科创中心的员工,前往青浦新城、虹桥枢纽等地将更加便捷。从区域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个站点的建立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在提升土地价值等方面。
17号线车站数量及里程增加
西岑站开通后,17号线车站数量增至14个,上海轨道交通网络车站总数达到510个,总运营里程也扩展至837公里。这样的增长规模显示出上海轨道交通的持续发展和扩张。我们城市的建设者对此感到自豪。这些数字不仅显示出网络的不断扩展,还表明更多地区得以融入便捷的轨道交通网络。
乘客面临更多站点选择,这带来了更多的出行可能性。比如,居住在地铁沿线的人们可以挑选更方便的上班路线。此外,增加站点和延长路线还有助于将交通拥堵的压力转移到轨道交通系统。
首末班车时间安排
西岑站设有固定的发车时间。从西岑站出发,前往虹桥火车站的首班车在早上5点30分开出,而最后一班车则在晚上10点30分开出。虹桥火车站的首班车于早上6点45分抵达西岑站,最后一班车则是在晚上11点46分到达。这样的时间表能够满足大部分乘客的日常出行需要。
考虑到那些每天早出晚归通勤的人,比如那些在虹桥枢纽工作却住在西岑站附近,或是相反方向的人。再比如那些需要前往青浦新城等地开展商业活动的人,这些班车的首末时间基本上能够满足他们日常的经营和工作需求。
运行交路模式
17号线在平日早晚高峰时段,列车运行采用的是“大小交路”模式。具体来说,“大交路”的运行范围是从虹桥火车站到西岑站;“小交路”的运行范围则是从虹桥火车站到淀山湖大道站。而在平日非高峰时段以及周末全天,列车则统一采用“大交路”运行方式。
这种模式能提升列车资源的分配效率,减轻高峰时段某些区域的人流拥挤。比如,在早晚高峰时段,可以缩短繁忙路段的列车运行间隔。尤其是虹桥火车站至淀山湖大道这一段,高峰期的间隔有所差异,这表明可以根据人流的密集程度来合理调整交通运力。
运行间隔设定
不同时间的列车运行间隔都经过了周密设计。在早晨高峰时段,从虹桥火车站到淀山湖大道的列车平均每3分钟一趟,而从淀山湖大道到西岑的列车平均每6分钟一趟。到了晚上高峰时段,这两段区间的列车平均间隔分别是4分钟和8分钟。在工作日的非高峰时段,列车平均每10分钟一趟,而在周末的高峰时段,这个间隔缩短到每7分钟一趟。
根据对各个时段客流量的精确预测,我们设置了这样的间隔。比如,在早高峰时段,虹桥火车站出口处人流密集,因此采用了较短的运行间隔以便迅速疏导人群。而在西岑区段,人流量相对较少,因此间隔时间相应地延长了一些。
车站设施与管理
西岑站刚开始运营时,开放了1号和4号两个出入口。这里配备了2台无障碍电梯,位置安排得相当合理。站台层的卫生间方便乘客使用。另外,闸机一直处于开启状态,还通过展板和指示牌来指引乘客。同时,车站的工作人员也会加强巡查。
这种闸机模式挺新颖的。赶时间的乘客无需等候闸机开启,通行速度明显提升。那么,对于携带大件行李或行动不便的乘客,这种模式是否更加便捷?这样的设计是否能在更多地方推广?我们也期待各位读者能发表自己的观点。若大家觉得这种便利值得点赞,不妨将这篇文章分享给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