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类污染物有哪些 第一类污染物口诀

其实第一类污染物有哪些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第一类污染物口诀,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第一类污染物有哪些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第一类污染物有哪些 第一类污染物口诀

本文目录

  1. 一类污染物有哪些
  2.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到底有哪些
  3. 为什么在地表水监测时没有考虑第一类污染物与第二类污染物
  4. 请问一类污染物有哪些
  5.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规定的第一类污染物
  6.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有哪些

一、一类污染物有哪些

1、不分行业和污水排放方式,也不分受纳水体功能类别,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口采样,其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必须符合一定要求。它指能在环境或动植物内积蓄,对人类产生长远不良影响的污染物质。

2、共13种:总汞,烷基汞,总镉,总铬,六价铬,总砷,总铅,总镍,苯并(a)芘,总铍,总银,总α放射性,总β放射性。

3、第一类污染物都是危害严重的物质,在环境中容易造成很大的破坏,因此必须严格控制。

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到底有哪些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简称 POPs),是指具有长期残留性、生物蓄积性、半挥发性和高毒性,并通过各种环境介质能够长距离迁移并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具有严重危害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有机污染物。

1.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 Ps)的特征

根据POPs的定义,POPs具有下列四个重要特征:①环境持久性,POPs在自然环境中很难通过生物代谢、光降解、化学分解等方法进行降解,可以在环境中长期存在。②生物蓄积性,POPs大部分具有低水溶性、高脂溶性的特点,容易在脂肪组织中发生生物蓄积,并沿着食物链浓缩放大,对人体危害巨大。③半挥发性,POPs能够从水体或土壤中挥发进入大气环境或通过大气颗粒物的吸附作用,在大气环境中可以远距离迁移;还可以重新沉降到地面,多次反复,造成全球范围内污染。④高毒性,POPs大多具有致癌、致畸与致突变作用,对人类和动物的生殖、遗传、神经、内分泌等系统具有强烈的危害作用。

根据 2001年5月通过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决定禁止或限制使用 12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它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有机氯农药类:艾氏剂、氯丹、滴滴涕、狄氏剂、异狄氏剂、七氯、灭蚁灵、毒杀芬和六氯苯(既属于农药类,又属于工业化学品)。主要来源于农业、牧业和林业防治虫害的杀虫剂,部分来源于生活中用于防治蚊蝇传播疾病的药剂。第二类为工业化学品:六氯苯、多氯联苯。其中多氯联苯主要来源于变压器、电容器、充液高压电缆、油漆、复印纸的生产和塑料工业,以及有色金属生产、铸造和炼焦、发电、水泥、石灰、砖、陶瓷、玻璃等工业释放 PCBs的事故。第三类为非故意生产的副产物:多氯代二苯并-对二恶英(简称“二

英”)、多氯代二苯并呋喃(简称“呋喃”)。主要来源于不完全燃烧与热解、含氯化合物的使用、氯碱工业、纸浆漂白和食品污染等。

英”)、多氯代二苯并呋喃(简称“呋喃”)。主要来源于不完全燃烧与热解、含氯化合物的使用、氯碱工业、纸浆漂白和食品污染等。

全球蒸馏(global distillation)最早提出这个概念的是 Goldberg,他用这个概念来解释DDT通过大气传播从陆地迁移到海洋的现象。从全球来看,由于温度的差异,地球就像一个蒸馏装置,在低、中纬度地区,由于温度相对高,具有半挥发性的POPs挥发速率大于沉积速率,使它们不断进入大气中,并随着大气运动不断迁移,当温度较低时,沉积速率大于挥发速率,POPs最终在较冷的极地地区积累下来。这就表明,不论在什么地方使用或释放POPs,两极地区都将成为全球POPs的汇。

蚱蜢效应(grasshopper effect),Wania等认为化合物的物理化学特性以及一些与冷暖有关的环境因素对POPs“全球分配”的影响甚至比POPs的排放地和传播途径更重要,尤其是POPs在向高纬度迁移的过程中会有一系列相对短的跳跃过程,因为在中纬度地区季节变化明显,在温度较高的夏季, POPs易于挥发和迁移,而在温度较低的冬季, POPs又易于沉降下来,总体表现出跳跃式跃迁(图8-27)。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通过“全球蒸馏效应”和“蚱蜢效应”可以长距离传输,在全球范围内迁移, POPs现在已成为全世界广泛分布的环境污染物,从大气到海洋,从湖泊、江河到内陆池塘,从遥远的南极大陆到荒凉的雪域高原,从苔藓、谷物等植物到鱼类、飞鸟等动物,甚至人奶、血液中无处不在,含量从 10-12(pg)到 10-6(μg)量级不等,有的含量已远远超过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的标准。

三、为什么在地表水监测时没有考虑第一类污染物与第二类污染物

1、因为第一类污染和第二类污染物,最后会在变成自来水的最后一道工序会被净化掉。

2、第一类污染物是指能在环境或动植物体内蓄积对人体健康产生长远不良影响者。第二类污染物是指长远影响小于第一类污染物质,在排污单位排放口采样时对其最高允许的排放浓度符合一定要求。

3、第一类污染物共13种,总汞,烷基汞,总镉,总铬,六价铬,总砷,总铅,总镍,苯并a芘,总铍,总银,总α放射性,总β放射性。

4、第二类污染物有,pH,色度,悬浮物,化学需氧量,石油类,挥发酚,总氰化物,硫化物,氨氮等。

四、请问一类污染物有哪些

1、不分行业和污水排放方式,也不分受纳水体功能类别,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口采样,其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必须符合一定要求.它指能在环境或动植物内积蓄,对人类产生长远不良影响的污染物质.

2、共13种:总汞,烷基汞,总镉,总铬,六价铬,总砷,总铅,总镍,苯并(a)芘,总铍,总银,总α放射性,总β放射性.

3、第一类污染物都是危害严重的物质,在环境中容易造成很大的破坏,因此必须严格控制.

五、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规定的第一类污染物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规定的第一类污染物是指对人体健康或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直接或间接危害的污染物质。这些污染物包括重金属、有机物等化学物质,以及氮、磷等营养元素。

根据《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和《工业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第一类污染物是指对人体健康或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直接或间接危害的污染物质,包括:1.重金属:如铅、汞、镉、铬等;2.有机物:如苯、甲苯、二甲苯、多环芳烃等;3.氮、磷等营养元素:如氨氮、总氮、总磷等。其中,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危害性相对较大,可造成慢性中毒、致癌等健康问题,同时也会对环境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而氮、磷等营养元素的过量排放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藻类繁殖等问题。因此,对第一类污染物的排放需要严格控制,不仅需要进行前端治理,限制排放浓度和总量,还需要采取终端处理措施,保障污水达标排放。

第一类污染物排放严重会产生什么后果?第一类污染物排放严重会对环境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如地下水及土壤受到污染,空气中存在易燃、有毒物质等,表层水体受到威胁。这些污染物质在环境中长期积累,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如致癌、损伤神经系统、危害生殖健康等问题。

第一类污染物的治理是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重要内容,涉及环境、健康等方面的问题。需要通过前后端协同,加大监管力度,实现污水达标排放,促进环保事业的持续发展。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第三章第六条第一类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及总量控制指标应采取紧急措施,维护公共生态安全;第一类污染物应当设置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有哪些

1、分为有机氯杀虫剂、工业化学品和非故意生产的副产物三类。

2、⑴艾氏剂(aldrin):施于土壤中,用于清除白蚁、蚱蜢、南瓜十二星叶甲和其他昆虫。1949年开始生产,已被72个国家禁止,10个国家限制。

3、⑵氯丹(chlordane):控制白蚁和火蚁,作为广谱杀虫剂用于各种作物和居民区草坪中,1945年开始生产,已被57个国家禁止,17个国家限制。

4、⑶滴滴涕(DDT):曾用作农药杀虫剂,用于防治蚊蝇传播的疾病,1942年开始生产,已被65个国家禁止,26个国家限制。

5、⑷狄氏剂(dieldrin):用来控制白蚁、纺织品害虫,防治热带蚊蝇传播疾病,部分用于农业,产生于1948年,被67个国家禁止,9个国家限制。

6、⑸异狄氏剂(endrin):喷洒棉花和谷物等作物叶片杀虫剂,也用于控制啮齿动物,1951年开始生产,已被67个国家禁止,9个国家限制。

7、⑹七氯:用来杀灭火蚁、白蚁、蚱蜢、作物病虫害以及传播疾病的蚊蝇等带菌媒介,1948年开始生产,已被59个国家禁止,11个国家限制。

8、⑺六氯代苯(HCB):首先用于处理种子,是粮食作物的杀真菌剂,已被59个国家禁止,9个国家限制。

9、⑻灭蚁灵(mirex):用于杀灭火蚁、白蚁以及其他蚂蚁,已被52个国家禁止,10个国家限制。

10、⑼毒杀芬(toxaphene):棉花、谷类、水果、坚果和蔬菜杀虫剂,1948年开始生产,已被57个国家禁止,12个国家限制。

11、第二类——工业化学品:包括多氯联苯(PCBs)和六氯苯(HCB)。

12、⑴ PCBs:用作电器设备如变压器、电容器、充液高压电缆和荧光照明整流以及油漆和塑料中,是一种热交流介质

13、第三类——生产中的副产品:二恶英和呋喃,其来源:

14、⑴不完全燃烧与热解,包括城市垃圾、医院废弃物、木材及废家具的焚烧,汽车尾气,有色金属生产、铸造和炼焦、发电、水泥、石灰、砖、陶瓷、玻璃等工业及释放PCBs的事故。

15、⑵含氯化合物的使用,如氯酚、PCBs、氯代苯醚类农药和菌螨酚。

16、⑸食品污染,食物链的生物富集、纸包装材料的迁移和意外事故引起食品污染。国际对POPs的控制:禁止和限制生产、使用、进出口、人为源排放,管理好含有POPs废弃物和存货。

17、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是指人类合成的能持久存在于环境中、通过生物食物链(网)累积、并对人类健康造成有害影响的化学物质。

18、与常规污染物不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人类健康和自然环境危害更大:在自然环境中滞留时间长,极难降解,毒性极强,能导致全球性的传播。被生物体摄入后不易分解,并沿着食物链浓缩放大,对人类和动物危害巨大。很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不仅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性,而且还具有内分泌干扰作用。

19、研究表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人类的影响会持续几代,对人类生存繁衍和可持续发展构成重大威胁。

20、首批列入《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受控名单的12种POPs

21、有意生产——有机氯杀虫剂:滴滴涕、氯丹、灭蚁灵、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七氯、毒杀酚;

22、有意生产——工业化学品:六氯苯和多氯联苯;

23、无意排放——工业生产过程或燃烧生产的副产品:二恶英(多氯二笨并-p-二恶英)、呋喃(多氯二笨并呋喃)

24、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25、参考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声明:信息资讯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东方体育日报所有。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gdxhedu.com/news/81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