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起腻虫是什么原因 玉米蚜虫防治方法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玉米起腻虫是什么原因,玉米蚜虫防治方法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玉米起腻虫是什么原因 玉米蚜虫防治方法

本文目录

  1. 玉米腻虫用什么药最好使
  2. 玉米起腻虫用什么药,为什么会起腻虫
  3. 立秋之后苞米有腻虫还用治吗
  4. 玉米有哪些主要病虫害
  5. 玉米起腻虫用什么药

一、玉米腻虫用什么药最好使

1、用吡虫啉两包加水40斤喷杀很有效。今天喷,明天就没了

2、玉米蚜虫属重大农作物虫害之一,寄主范围广、繁殖代数多、危害重,是玉米病毒病害的主要传播者。在玉米开花授粉阶段,蚜虫的为害使玉米雄花败坏授粉不良,形成不孕果穂,同时蚜虫刺吸玉米汁液使玉米早衰甚至枯死,排泄的蜜露粘着在玉米叶片上影响光合作用,造成产量下降。

3、玉米蚜虫爆发成灾有三个原因:一是七月中下旬高温干热的气候适宜于蚜虫的繁殖,有翅蚜数量大,传播速度快;二是蚜虫的天敌数量少,七星飘虫百株虫量不足五头,草蛉很少发现,天敌控制不了蚜虫的蔓延;三是玉米汁液丰富,为玉米蚜虫的大发生提供了充足的营养。如不及时控制,将会在大范围内进一步蔓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4、玉米起起蚜虫必须得打药,如果不打药将一直危害到秋收,减产特别明显。防治腻虫的第一种方法可以打乐果,第二种方法可以打抗蚜威。建议打这两种农药时均按说明书的要求来。最好用普通喷雾器,就是背后喷雾器进行喷洒,不要因为费事,采取如扬洒、熏蒸的方法,那样效果不好。另外建议是群防,这样效果会比较好,否则在自家地打完药后,由于受周围玉米地的影响,用不了多久还会起腻虫。同时提醒农民,喷洒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二、玉米起腻虫用什么药,为什么会起腻虫

1、在玉米心叶期每亩地可用辛硫磷颗粒剂、氯氰菊酯、辉丰菊酯等药剂进行防治。2、在玉米抽雄期可用啶虫咪、吡虫啉等药剂进行防治,还可以用乐果乳油拌出毒土撒在心叶上。3、7月下旬高温干热,适宜腻虫繁殖。4、腻虫天敌较少,蔓延速度较快。5、玉米汁液丰富,给腻虫提供了充分的营养。

1、在玉米心叶期,可结合玉米螟进行防治。每亩玉米地用3%辛硫磷颗粒剂1.5-2千克撒在植株心叶上。也可用10%氯氰菊酯、2.5%辉丰菊酯,每亩用30毫升药剂兑水25千克后,进行喷雾防治。两种方法既可防治玉米螟,也可兼治玉米腻虫。

2、在玉米的抽雄期是防治腻虫的关键期,,可用3%啶虫咪、10%吡虫啉,每亩15-20克,兑水50公斤喷雾。

3、抽雄期还可使用毒沙土防治,每亩用40%乐果乳油50毫升,兑水500升稀释后,拌入15千克细沙,随后把毒土均匀地撒在植株心叶上,每株泼洒1克左右,此种方法也可兼治玉米螟。

(1)7月中下旬气候高温干热,适宜于腻虫的繁殖,有翅的腻虫数量大,因此传播速度快,容易泛滥成灾。

(2)腻虫天敌较少,一般不能够控制腻虫的蔓延。

(3)玉米的汁液十分丰富,给腻虫提供了充足的营养。

1、腻虫是蚜虫的俗称,又被称作蜜虫,是一种植食性昆虫。

2、蚜虫是地球上最具有破坏性的害虫之一,其中有约250种会对农林业和园艺业造成严重危害。

3、蚜虫的天敌有瓢虫、食蚜蝇、寄生蜂、食蚜瘿蚊、蟹蛛、草蛉以及昆虫病原真菌等。

4、蚜虫分布范围较广,主要集中在温带地区,可以通过随风飘荡等方式进行远程迁移。

三、立秋之后苞米有腻虫还用治吗

立秋之后苞米有腻虫(蚜虫)如已到达乳熟后期,不需要治。

发现大量蚜虫时,及时喷施农药。用50%马拉松乳剂1000倍液,或 50%杀螟松乳剂1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剂3000倍液,或2.5%灭扫利乳剂3000倍液,或40%吡虫啉水溶剂1500至2000倍液等,喷洒植株1至2次;用1:6至1:8的比例配制辣椒水(煮半小时左右),或用1:20至1:30的比例配制洗衣粉水喷洒,或用1:20:400的比例配制洗衣粉、尿素、水混合溶液喷洒,连续喷洒植株2至3次;对桃粉蚜一类本身披有蜡粉的蚜虫,施用任何药剂时,均应加入1%肥皂水或洗衣粉,增加粘附力,提高防治效果。

秋、冬季在树干基部刷白,防止蚜虫产卵;结合修截,截除被害枝梢、残花,集中烧毁,降低越冬虫口;冬季刮除或刷除树皮上密集越冬的卵块,及时清理残枝落叶,减少越冬虫卵;春季花卉上发现少量蚜虫时,可用毛笔蘸水刷净,或将盆花倾斜放于自来水下旋转冲洗。

蚜虫的天敌很多,有瓢虫、草蛉、食蚜蝇和寄生蜂等,对蚜虫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尽量少施广谱性农药,避免在天敌活动高峰时期施药,有条件的可人工饲养和释放蚜虫天敌。

四、玉米有哪些主要病虫害

(1)玉米大斑病、小斑病。玉米大斑病、小斑病又称条斑病、枯叶病、叶斑病等。在整个生长期都可以感染,主要在中后期形成危害,特别是抽穗后逐渐加重。此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叶鞘和苞叶,受害植株严重时会全株枯死。

防治办法:发病初期,喷洒20%菌灭克可溶性粉剂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2%锰锌·霜脲800倍液加配广大特效王。

(2)玉米粗缩病。玉米粗缩病主要由灰飞虱传播。发病后的植株严重矮化,一般仅有健株高度的1/2或1/3。叶片深绿,宽短质硬,呈对生状;叶背侧脉上常出现蜡白色突起物,用手摸有明显的粗糙感。玉米5叶期易感染。

防治办法:①播种前后用18%广大阿啄净1500倍液对玉米田及周边杂草喷雾,杀灭灰飞虱;②苗期可用15%病毒必克600倍喷雾。

(3)青枯病。玉米青枯病主要发生在灌浆末期,是一种暴发性的、毁灭性的病害,易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

症状识别:玉米灌浆末期常表现为突然青枯萎蔫,整株叶片呈水烫状干枯退色;果穗下垂,苞叶枯死;茎基部初为水浸状,后逐渐变为淡褐色,手捏有空心感,常导致倒伏。

影响发病的因素:青枯病的病因尚有争论,主要有三种不同的看法:其一,是镰刀菌引起的;其二,是腐霉菌引起的;其三,是腐霉菌和镰刀菌的复合侵染引起的。但是,灌浆至乳熟期的大雨,对病害的发生有重要影响,土壤中的含水量高是青枯病发生的重要条件。

防治方法:目前尚无有效防治措施,但品种间抗性差异极为显著,可选用抗病品种。生产上常用的抗病品种有:豫玉4号、辽单18、陕单9号等。在栽培措施上应促进全苗,注意排水。

(4)玉米丝黑穗病。本病主要危害玉米的果穗和雄花,一旦发病,通常全株颗粒无收。因此,该病的发病率即等于病害的损失率,危害相当严重。

症状识别:本病是苗期从玉米芽鞘入侵的系统性病害,症状表现主要在抽雄后。病果穗外观比正常果穗短,基部大而端部尖,顶部没有花丝抽出。有时一侧苞叶裂开,露出黑色粉末,病穗全部变成黑褐色的孢子堆,孢子不易飞散,其中混有玉米植株维管束的残余物。

影响发病的因素:病菌以落入土中,混入粪肥或被种子携带的一种能够抵抗不良环境的特种孢子——厚垣孢子越冬,翌年在适宜的条件下,厚垣孢子萌发并通过芽鞘侵入寄主幼苗。入侵后,菌丝进入植株生长点,随植株生长,蔓延至果穗和雄花,形成孢子堆,成熟后又散出孢子,完成其1年1次的侵染循环,无再侵染产生。

土壤和粪肥的带菌量以及土壤的温、湿度条件是影响本病发生的最重要因素。

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病品种。品种间对本病的抗性有明显差异。目前生产上常用的抗病品种有中单2号、中单14、中单12、辽单18、丹玉13、陕单9号、豫玉2号、豫玉11等。②实行轮作、深耕。连作多年易使土壤中菌量增多,发病重。实行3年以上轮作,基本上可消灭土壤中病源菌的危害。另外,深翻土壤,将病菌孢子压倒播种层以下,以减少菌源,减轻发病。③早期拔出病株。在病穗白膜未破裂之前拔除病株,并把病株拿出地外深埋或烧毁,以免病菌落入土中。

(5)亚洲玉米螟。玉米螟又称钻心虫,属鳞翅目。主要危害玉米心叶和穗、茎秆。

防治方法:①苗期每亩可用3%呋喃丹1~2千克加入1倍的细土或细沙,均匀撒入心叶中。②抽雄前用高效生物杀虫剂苏维士或18%广大阿啄净1500倍加广大特效王喷雾。

(6)黏虫。又称夜盗虫、五色虫等。属鳞翅目,主要危害玉米叶片。如在低龄段不加防治,进入6龄阶段的幼虫可在3~5天内将整株玉米苗、叶片食光,造成严重损失。该虫昼伏夜出,傍晚开始活动,黄昏时觅食。有假死性,怕光。

防治办法:田间百株玉米害虫数达30头左右时,应立即进行防治,每亩可用50%辛硫磷1500倍夜喷雾;大龄期可用0.1%苏维士或18%阿啄净1500倍液加配广大特效王喷雾。

(7)玉米蚜。又名腻虫。属同翅目,蚜科。以刺吸叶片汁液危害,分泌蜜露并产生霉状物,严重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同时玉米蚜还可传播玉米病毒病。

防治办法:玉米大喇叭口期,用10%轰蚜1000倍液喷雾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雾,或8%大功臣1500倍加广大特效王喷雾。

玉米吨田宝不是杀虫剂和杀菌剂,但是叶面喷施玉米吨田宝可以增强玉米对病虫害的抗性。叶面喷施玉米吨田宝可以抗大斑病、小斑病、青枯病,可以减轻玉米螟、蚜虫和黏虫的危害。

五、玉米起腻虫用什么药

玉米蚜虫以成、若蚜在玉米苗期至成熟期均可发生为害,玉米蚜虫多群集在心叶,危害叶片时分泌蜜露,产生黑色霉状物,为害严重时影响光合作用和授粉,降低粒重,并传播病毒病对玉米造成直接减产。对玉米产量影响很大,一般减产15—30%。

1.心叶期兼治。在玉米心叶期,结合防治玉米螟,每亩用3%辛硫磷颗粒剂1.5—2千克撒于心叶,既可防治玉米螟,也可兼治玉米蚜虫。也可用10%氯氰菊酯或2.5%辉丰菊酯,每亩30毫升兑水25千克进行喷雾防治,既防治玉米蚜虫,也可防治玉米螟。

2.抽雄期喷雾防治。这是防治玉米蚜虫的关键时期,在玉米抽抽雄初期,用3%啶虫咪或10%吡虫啉,每亩15—20克,对水50公斤喷雾。还可使用毒沙土防治,每亩用40%乐果乳油50毫升,兑水500升稀释后,伴15千克细沙土,然后把伴匀的毒杀土均匀地撒在植株心叶上,每株1克。也可兼防兼治玉米螟为害。

关于玉米起腻虫是什么原因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声明:信息资讯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东方体育日报所有。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gdxhedu.com/news/81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