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投档什么意思,什么叫投档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志愿投档什么意思,以及什么叫投档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志愿投档什么意思,什么叫投档

投档是各地招生办根据考生分数、志愿填报情况和各大学在该地的有效招生计划调档比例,把考生档案投放给招生学校。

投档分数线是指以院校为单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类(如文科或理科)招生计划数的一定比例(即投档比例1:1.2以内),在对第一志愿投档过程中自然形成的院校调档最低成绩标准。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的投档分数线,简称投档线也称调档线或提档线。

高校录取步骤

1、投档,即把符合该院校招生分数条件的考生的电子档案投递到该院校。

2、拟录取,即院校觉得考生符合录取要求,准备录取。

3、录取,把符合录取条件的考生录取到该院校,即代表已经录取。

4、退档,省级招生办投档的比例是1:1.1,部分院校为1:1.2,即院校招生计划假如为100人,投档的比例则为110人。那么就会有10个人不能录取,这些档案会被退回到省招生办公室。

投档人数是报考了该校而且档案被投到该校的人数。

申请人数基于实际入学人数的1.2倍。也就是说,如果一所大学招收1000人,招聘办公室将向学校提供1,200个名额,因此将返回额外的200个名额。 1000被称为线路上的人数,1200被称为列表中的人数。

扩展资料

从2003年开始,根据教育部关于深化高校录取制度改革,进一步扩大高校在招生中的自主权,促进中学素质教育全面开展的有关精神,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22所高校实行了部分招生计划自主招生,自主招生人数不超过学校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

具体做法为,由各地中学推荐在某方面有特殊才能、培养潜质,或综合素质突出的优秀人才,高校自己组织考试,通过笔试和面试两轮考试确定自主招生的对象,但入选考生依然要参加全国的统考。

自2004年起,实行自主招生的高校数目进一步扩大到28所,选拔方式也改为学校推荐和学生自荐两种方式。自主招生对象的惟一不同在于,可以在当地录取线下20分以内录取,而且将尽量满足学生的专业选择。

全国自主招生高校数目增至53所。开展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目的就是为了扩大高校自主权、深化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也是对选拔优秀创新人才的新探索。

其初衷一方面意在下放权力,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另一方面意在打破高考的“一考定终身”和机械的“惟分数论”,给那些德智体全面发展,或在某方面有特长的考生开“绿灯”,让他们有机会读大学、读好的大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招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投档人数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声明:信息资讯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东方体育日报所有。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gdxhedu.com/news/74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