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的名字由来 中国各个省份的由来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山东的名字由来,以及中国各个省份的由来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山东的名字由来 中国各个省份的由来

因为太行山的关系,太行山位于中国东部,(北纬34°34'—40°43'、东经110°14'——114°33')太行山脉位于山西省与华北平原之间,山东因居太行山以东,所以得名——山东

山东别名齐鲁。指的现在山东。春秋时期的鲁国,产生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学说,齐鲁是中国区域范围名称,该名始于先秦齐、鲁两国,到战国末年,随着民族融合和人文同化的基本完成,齐、鲁两国文化也逐渐融合为一体。因为文化的一体,“齐鲁”形成一个统一的文化圈,由统一的文化圈形成了“齐鲁”的地域概念。这一地域与后来的山东省区范围大体相当,故成为山东的代称。

扩展资料:

中文名称:山东省

外文名称:Shandong Province

别名:齐鲁、东鲁、海右、海岱

行政区类别:省

所属地区:中国华东

下辖地区:2副省级市15地级市

政府驻地:济南市

电话区号:0530—0539、0543、0546、0631—0635

邮政区码:250000—277000

地理位置:中国东部,黄海、渤海之滨

面积:15.58万平方公里

方言:冀鲁官话、中原官话、胶辽官话

著名景点:泰山、崂山、三孔、微山湖、沂蒙山、趵突泉、栈桥、蓬莱阁、等

齐鲁名人:孔子、孟子、墨子、孙子、莫言等

著名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

省花:牡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山东

由来

“即墨”因故城(位于今平度市古砚镇大朱毛村一带)地临墨水河而得名,其名称最早出现在《战国策》、《国语》、《史记》等历史典籍中。

春秋战国时期就是齐国通商名衢,秦代置县。汉初成为胶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隋朝建城于现址,已有1400多年建城史。

1898年,德国强租胶州湾,把青岛从即墨分割出去,历史上先有即墨、后有青岛,也有“千年即墨、百年青岛”之说。

扩展资料

据考古确认在6000年前,先民就在该地区繁衍生息。

商、周时,即墨属莱夷地。

秦统一中国,即墨始定为县,属胶东郡。

西汉时,今即墨市境内除含有古即墨县的东南部外,尚包括壮武县、皋虞县、不其县等地。

晋统一后,即墨、壮武两县的隶属关系未变,不其县属长广郡,且为郡治所在。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重建即墨县于今址,兼有原壮武、不其、皋虞三县故地,属莱州(东莱郡)。唐及五代时,属河南道莱州。

元时,山东作为“腹里”直属中书省,即墨先后隶益都路胶州、般阳府路莱州;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年),即墨县再次被废,析地入掖县、胶水(今平度市),约在元至正九年(1349年)前恢复建制。

清初,即墨县属莱州府胶州。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胶州升为直隶州,属登莱青胶道,即墨县随属。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德国借口曹州教案,出兵侵占胶州湾,强迫清廷划出沿岸的部分土地为德之胶澳租界,其中包括即墨县仁化乡的白沙河以南地区和里仁乡的阴岛地区。

民国元年(1912年),沿袭清末旧制,即墨县隶属于登莱青胶道胶州。

抗日战争之后,南京国民政府在山东省境内的国统区设立行政督察区,即墨县属第八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11月,析第八行政督察区的部分县设立第十三行政督察区。即墨县隶属于第十三行政督察区。

1949年5月26日即墨城解放,即墨、即东两县也随即全境解放。

1989年7月,经国家民政部批准撤县建市。

2017年9月20日,国务院、山东省政府批复了青岛市区划调整的请示,同意撤销县级即墨市,设立青岛市即墨区。

参考资料来源:即墨市情网-沿革

参考资料来源:即墨政务网-历史长廊

关于山东的名字由来,中国各个省份的由来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声明:信息资讯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东方体育日报所有。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gdxhedu.com/news/69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