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的由来 少数民族是怎么产生的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民族的由来,以及少数民族是怎么产生的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民族的由来 少数民族是怎么产生的

华夏民族的形成就是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其特点如下:

一、从凝聚核心来看,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有一个凝聚其他少数民族的核心汉族。

汉族在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曙光时期,即从新时期时期发展到青铜器时期,在黄河中游地区业已形成汉族的前身华夏族集团,在夏商周三代时期,又在四周吸收新的民族成分,经历春秋战国时期的逐步融合,

至秦汉形成大一统王朝时,汉族基本形成,而且学者们一般也认为,汉族的族名是在其后的南北朝民族大融合时期才流行,且是他族对中原民族的统称。

二、从促进民族融合的主次原因来看,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主要原因,而政治因素是次要因素。

纵观几千年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政治上的大民族主义所施行的民族压迫、民族歧视和民族同化政策往往加剧被支配民族的民族反抗心里,加剧狭隘的地方民族主义气焰的盛行,反而拉开民族之间的心里距离

汉族始终能够作为中华民族的凝聚核心,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汉族拥有先进地位的农业经济,而少数民族聚居区虽然占据中国国土面积一半以上,但主要都是高原、山地和草原,所以少数民族中以从事牧业为生,与汉族精耕细作的农业经济分属于截然不同的经济类型。

三、中华民族由多元成为一体的格局是逐步形成的,有一个逐级形成的长期历史发展过程。

1、先是在中华大地上各地区分别形成它的初级凝聚中心,从而形成了一个个初级的统一体。例如,在新石器时代黄河中下游地区有不同的文化区,这些文化区后来不断融合形成现在汉族的前身华夏族集团的初级统一体。

2、后来,长城以外的广大牧区长期是一个以匈奴为主的地域,匈奴作为一个初级统一体与长城以内的汉族曾长期对峙甚至发生战争。经过历史上多次的北方民族进入中原汉族地区以及中原地区的汉族向周边少数民族聚居区扩散,最终逐步汇合了长城内外的农牧两大初级统一体。

3、再后来,又经过各民族流动、混杂与分合的漫长历史融合过程,汉族最终形成了最大的发挥凝聚力量的核心。

4、与此同时,汉族通过不断地戍边屯边以及通商向非汉族地区移民,在汉族与非汉族地区形成了一个点线面相结合的民族连结网络,把中华大地上的各个民族都有机地串联起来,形成中华民族大一统的局面。

扩展资料:

“中华民族”的由来: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稳定共同体,是进入近代,特别是中日甲午战争以后的事情。外国列强对中国的疯狂侵略,激起中国各族人民同仇敌忾的反抗。

甲午战争爆发的1894年,孙中山在《兴中会章程》中第一个喊出“振兴中华”这个响亮口号。甲午战败的1895年,严复写了《救亡决论》,第一次点出“救亡”那个直到抗日战争前中国人共同面对的主题。正是这种共同的命运,把中国各民族更紧密地联结成一体。正式使用“中华民族”这个名称,最早大概是梁启超1902年在《新民丛报》上发表的《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

他写道:“上古时代,我中华民族之有海思想者厥惟齐。”以后,他在1905年初所写的《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中,七次使用“中华民族”这个名称。杨度1907年5月所写的《金铁主义说》中,更系统地论述了为什么要称为“中华民族”的理由。

“中华民族”这个名称被广泛地使用,是在辛亥革命建立民国以后。孙中山在就任临时大总统的《宣言书》中写道:“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金冲及:中华民族是怎样形成的

关于民族的由来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声明:信息资讯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东方体育日报所有。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gdxhedu.com/news/45597.html